欧美对中国光伏产品实施“双反”制裁、国内对打开光伏市场翘首以盼,中国光电建筑市场需要正能量。7月3日-5日,2013中国清洁电力峰会暨中国国际清洁能源博览会在北京召开,“光电建筑市场与投资论坛”是其中备受关注的分会场。面对行业的困难与压力,专家表示,要为光电建筑市场鼓与呼,要让企业看到光电建筑市场的希望所在。
探寻多种发展模式
自欧盟对华多晶硅光伏产品反倾销调查初裁结果公布以来,光伏行业的发展引发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特别是对数以百计依赖出口的中国光伏企业来说,如何逆势突围更引人关切。
2012年12月1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敲定促光伏产业发展五条措施,释放积极导向信号:“积极开拓国内光伏应用市场。着力推进分布式光伏发电,鼓励单位、社区和家庭安装、使用光伏发电系统。”近日,分布式能源并网电价补贴已经清晰地成为下一阶段国家鼓励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的方向。
值得一提的是,伴随着各种利好政策的出台,“自发自用、余电上网”的光电建筑一体化模式,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
按照《太阳能光伏产业“十二五”规划》中提出的目标,加之当前的形势可以看出,“十二五”期间,光电建筑——尤其是工业、商业屋顶光伏项目将大有可为。
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光电建筑应用委员会主任梁岳峰表示,“国内光伏市场才刚刚启动,光伏与商业、工业屋顶的紧密结合将激发强劲的市场活力。”
与商业、工业建筑屋顶结合的光伏发电项目,究竟蕴含着何种商业模式与多少商业价值呢?中国光电建筑应用专家组成员罗多认为:第一,目前全国范围内的工业园区规划,使得工业园区的屋顶成了一块未开垦之处,平整、集中、低矮、面积大的特点,使其非常适用于安装屋顶光伏;第二,即发即用的模式,将减少大量长距离输送电能的损耗;第三,白天是工厂生产的主要时间,光伏发电的有效时间与之重合,对电网的调峰作用明显;第四,国家制定分布式能源并网电价补贴政策,将大大压缩收回投资的时间和风险。罗多表示,“碳排放交易”也可能成为屋顶光伏项目的另一种商业模式。
上海市企业家协会常务理事、金属屋面技术分会副会长钟俊浩认为:“工业屋顶光伏项目绝不仅仅是工业厂房建设好以后,再进行简单的规划、设计、安装光伏设备就可行的,更高效、可靠的屋顶光伏项目应该与建筑设计、建造全程紧密结合。”
他以自己的标杆性作品——上海虹桥枢纽站的屋顶光伏电站项目为例指出,屋顶光伏项目不仅仅是在建筑完工后安装这么简单,而是需要在建筑设计、建造过程中,就与专业的光伏厂商密切沟通,共同打造一个并网运行安全可靠的分布式能源系统。
困难与挑战依然存在
然而,人们不得不清醒地认识到,在期待光电建筑美好发展的前景的同时,仍然存在着挑战。
例如,大规模工业园区建筑屋顶的所有权界定仍不明确。目前,大多数工厂仅是租用工业园区厂房,想建设屋顶光伏项目则必须向园区管理方租赁屋顶使用权。这种“不明确”带来的局限性,不仅将增加光伏项目的投资成本,还对业主投资建设的积极性造成一定影响,业主是否能在厂房合同租赁期内收回光伏项目成本并产生收益,这是一个他们不得不关心的问题。
同时,工业园区目前厂房建筑结构和材料并没有统一标准,因此并不是每一个屋顶都适合安装光伏电站。很多情况下,由于现场客观条件的制约,安装规模的浮动范围也相当惊人。而且,目前,一般认为光伏电站的运转年限是25年,但很多厂房屋顶的建筑材料其实都达不到如此长的使用年限,这已成为现实中的一大矛盾。
尽管国家鼓励“自发自用,余电上网”分布式能源的大方向已经指明,但是,电价补贴模式和标准仍在进一步研究中,这导致了行业市场目前仍持观望态度。
浙江省光伏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秘书长赵永红表示,光电建筑产业的推进,还迫切需要两个方面的重要推动。首先是行业层面,需要开展建筑业与光伏业的跨越和结合,需要光伏企业转变思路提供一体化服务,还需要行业协会和政府部门积极主动与建筑业多个环节沟通和交流。其次是政策层面,应强调在项目中应用创新型光伏产品和系统,强调通过示范项目来帮助企业积累实际应用数据以促进企业科技创新,强调通过扶持补贴政策与市场监管机制并行的方式来吸引投资并督促提高项目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