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榆林市能源矿产资源富集一地,被誉为“中国的科威特”。随着榆林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中心城市建设步伐不断加快,该市建筑业得到了迅猛发展的机会。
榆林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紧抓契机,以工程质量创优为主要抓手,通过大力整顿建筑市场,开展建筑施工领域“打非治违”专项行动,强化建筑施工监督检查执法力度,实现了全市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管理水平稳步提升,有力推进了建筑业的健康发展。
强监管:整顿建筑市场
“十二五”以来,榆林市在建工程数量快速增加,工程质量安全管理的压力也随之增大。该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不断健全完善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加大监督检查执法力度,严查重处违法违规企业,整顿净化建筑市场,保证了全市建筑施工质量安全形势平稳运行。
目前,该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管逐步形成了以定期检查为主,专项检查、日常巡查和不定期抽查为辅的监管模式。在工程监管过程中,通过事先不定点、不定期、不定检查内容、不提前告知,随机确定受检工程进行抽查、抽测,对责任主体的违法行为产生强大的威慑力,使有限的监管资源发挥出更大作用。
他们还每年精心组织全市春、夏、秋三季质量安全大检查,把施工企业对项目部的安全监管工作作为重要检查内容,不认真履行质量安全生产的企业,在全市通报批评并记不良行为。通过深入开展全市建筑施工领域“打非治违”专项行动,认真组织开展起重机械设备使用安全、预拌(商品)混凝土生产企业、建筑施工防火安全等各类专项检查活动,严厉打击违法违规施工行为,有效预防了重大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
2011年至今,榆林市共有45家建筑施工企业和52名项目经理,37家监理公司和49名项目总监被通报批评并记不良行为,4家建筑施工企业被暂扣安全生产许可证一年,3家企业被申请降低资质等级,12家外地企业被清出榆林建筑市场,违法违规行为得到了有效震慑。
据了解,该市纳入政府监管的工程连续六年来未发生一起较大安全生产事故。
争创优:树立行业形象
榆林市将创建优质工程、文明工地指标纳入市政府下达各县(区)政府、各相关部门的目标任务考核中,在每年初召开的全市质量安全工作会议中下达目标任务书。
2011年,榆林市城乡建设规划局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深入开展创建文明工地活动的通知》,将推进文明工地创建、标准化工地创建和质量创优工作结合在一起,提升创建文明工地的科技含量,推广应用新工艺、新设备、新技术和节能新材料,丰富了创建文明工地的内涵,提升了文明工地的创建水平。
从2012年起,他们又以“四城联创”为契机,促进和带动文明工地创建工作的全面提升,全力扩大文明工地覆盖面,市区主要街道沿街建筑,只要符合文明工地创建条件,严把施工许可关,确保创建率达到100%。
2011年至今,该市共创建“鲁班奖”1个(榆林人民大厦),国优工程3个,优质结构工程22个,榆林杯10个,长安杯8个,省级文明工地75个,市级文明工地233个,绿色施工项目11个,优质工程、文明工地的创建水平和数量都实现了质的跨越,位居全省地级市前列。
定措施:提供制度保障
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与完善的制度政策保障密不可分,近年来,榆林市城乡建设规划局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按照政府引导、企业实施、政策激励的原则,不断提高建筑业运行质量和效益,为全市建筑业健康发展提供政策与制度保障。
针对建筑质量安全生产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该市先后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深入开展创建文明工地活动的通知》、《榆林市预拌(商品)混凝土质量管理规定》、《关于立即开展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大检查和起重机械设备使用安全专项检查的紧急通知》和《关于加强建筑市场管理的意见》等文件,针对该市建筑施工特种设备检验滞后,及时从银川等地引进有资质单位参与,确保全市建筑施工特种设备应检全检,从根本上扭转全市建筑施工起重机械安全运行被动局面。《关于加强建筑市场管理的意见》中明确规定了创建优质工程、文明工地与招投标直接挂钩的激励政策。通过简政放权,对市外建筑企业进榆备案登记进行了简化,对市场信誉良好的特、一级企业将实行年度准入,为企业提供高效服务。
随着榆林市建筑施工企业的迅猛发展,目前全市建筑施工总承包企业已达300余家。2013年,该市建筑业总产值达到240亿元,建筑业增加值达到80亿元,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超过16万人,总收入接近50亿元,对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的贡献份额接近19%,建筑业总产值、增加值等多项指标位居全省第二,建筑业已经成为榆林市十分重要的富民安民行业。
|